陈守仁博士:把对中山先生的崇敬化为行动

发布时间:2016-11-07      浏览量:1055次

李和协

 

                                                                                     陈守仁博士在香港浸会大学设立“孙中山研究基金”    

 

 

        今年8月8日,香港各界纪念孙中山诞辰150周年系列活动筹备委员会举行成立大会,邀请全国政协副主席董建华担任筹委会荣誉主席,行政长官梁振英、中联办主任张晓明、外交公署特派员宋哲担任名誉主席,推举香港侨界社团联会会长余国春、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香港总会理事长卢文端和孙中山文教福利基金会主席陈守仁共同担任执行主席。 

 

家国情怀促建基金会 

 

         孙中山文教福利基金会由陈守仁博士发起创建。陈博士1930年生于福建泉州,现在已是高龄长者。据他回忆,小时候读书时,课程里有“国父孙中山”及三民主义的内容,孙中山的革命精神给这个农村少年带来了深刻影响。尽管自1948年起陈博士就远渡南洋,游历四方,但是中山先生对革命、对国家的一腔热血不断激励着他,使其始终饱含着浓浓的家国情怀。特别是1996年“台海危机”,1997年香港回归,深深触动了陈守仁博士对国家和民族未来的思考,成立一个以纪念孙中山为主旨、以社会服务为目的的基金会的想法油然而生。

 

       1998年,在陈金烈等好友的支持下,陈博士捐出一千万港元作为基本金,登记成立了孙中山文教福利基金会,并亲自担任主席,副主席由全国政协委员陈金烈和陈博士长子、曾任保良局主席的陈亨利担任。2001年,基金会邀请到孙中山先生长孙孙治平先生担任荣誉会长。

                                                                                              陈守仁夫妇与孙中山长孙孙治平荣誉会长(左一)

 

支持文教事业宣扬中山精神

        今年是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也是基金会成立18周年。贯穿基金会活动的一条主轴,就是纪念中山先生,宣扬其历史功绩,弘扬其民族精神和民主爱国思想,推动文教福利事业。每逢一些“大日子”,例如纪念辛亥革命90周年、100周年,以及孙中山诞辰周年等,基金会都会主办、参与主办或者协办一些纪念活动。但是多年来,基金会更注重的是做一些有利于社会的具体项目。

 

         陈博士认为,向青少年宣扬中山先生的革命思想很有必要。基金会曾在纪念辛亥革命90周年期间,分别与北京大学和香港浸会大学主办征文比赛,鼓励大中学生参加。还邀请专家学者出任评委,最后举行颁奖典礼。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时,陈博士还到家乡泉州举办一场由大中小学生参加的以孙中山为主题的征文比赛。

 

         为支持文化教育事业,基金会在各地捐建了不少小学,陈主席将其一律冠以孙中山XX小学。基金会还在一些学校及医院捐建孙中山纪念堂、纪念楼。陈博士从其朋友、台湾前新党领导人王建煊先生的“捡回珍珠计划”得到启发,多年前就在母校泉州一中设立“中山珍珠班”,资助那些学业优秀而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完成学业。基金会在教育扶贫中也不忘宣扬中山精神。

         支持有关孙中山的学术研究活动,也是基金会的另一重要关注点。除了基金会成立初期曾支持北大等几所大学建立孙中山研究中心外,对于在香港的孙中山研究及展览活动,更就近予以支持。为了资助浸会大学历史系及其中国近代史研究中心开展有关孙中山的学术活动,陈博士在浸会大学设立“孙中山研究基金”,以其盈利作为举办学术活动的费用。今年10月8日浸会大学举办的纪念孙中山诞辰150周年学术研讨会“孙中山研究及其相关课题”,以及该校即将于11月11日举办的“中山公园展览”,也都得益于该项研究基金。两年前,应台湾中国文化大学邵宗海教授提议,陈主席赞助其成立“孙学研究中心”,培养“种子队”,希望台湾的孙学研究后继有人。 

 

关心爱护中山先生家族 

 

        基金会不但将对中山先生崇敬转化为上述实际行动,对于孙中山先生的亲属也十分关心。孙治平先生每次来香港小住,陈博士都会亲自关心其身体情况和日程安排,并多次一起出访。治平先生在港不幸逝世后,基金会协助家属为治平先生举行隆重公祭。

 

        更值得一提的是基金会发起对孙中山先慈杨太夫人陵园进行修缮一事。2003年,一则关于九龙飞鹅岭百花林杨太夫人陵墓被盗的新闻,引起了陈守仁博士的关注与重视。孙中山的后人绝大部分居住在海外,陵园缺乏修缮与管理。陈博士敏锐意识到,这是基金会应当跟进的项目。在孙家亲属的授权下,陈博士邀约时任东华三院主席杨超成、总监梁锦芳等,前往飞鹅岭陵园察看,并达成由基金会赞助,合作修缮杨太夫人墓园的共识。但是根据本港法律,工程进行之前必须先对地块的归属进行再确认。

                                                                                        陈守仁主席、陈金烈副主席等人到孙母杨太夫人陵园拜祭

       

        虽然各有关方面都积极寻求解决办法,工程仍耽搁多年。特区政府部门最终找到了能够确认地权归属的文档,使得工程于2012年4月正式开始。期间,陈守仁主席、陈金烈副主席不顾八旬高龄,在孙必达顾问等人陪同下,不辞劳苦,几次上山察看。2013年4月修缮工程完成,立碑纪念,碑文由原香港历史博物馆总馆长丁新豹教授撰写。基金会并与东华三院达成共识,以后每年清明节,东华将安排拜祭及照看墓园。中山先生侄曾孙孙必达感慨地说:这项工程的最终顺利完成,是与陈守仁博士的不懈坚持与努力分不开的。

 

        孙中山是两岸共同的伟人,也是共同的旗帜,只要两岸都能真正高举这面旗帜,继承中山先生的遗志,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与统一应当指日可待。 

 

              (作者系孙中山文教福利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